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企业全球购的舞台,也是地方展示形象的窗口。进而有为,博采众长。今年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湖北元素远超历届,从荆风楚韵到“光荆楚优品” ,湖北实力在这里汇聚了世界目光。百布堂作为参展商之一精彩亮相!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1
浏览次数:8044
2021年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百布堂作为此次参展商之一精彩亮相。“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鉴往知来,深刻总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的经验启示,展现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激荡起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是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公司主营业务包含三大板块:非遗文化研究、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与抢救性保护、枣阳粗布非遗产品及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其产品制作工艺“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有三大类:床上用品、服装、民间工艺品。自2005年以来一直坚持“老布新做”的研发理念,研发生产出一系列美观、耐用的家居生活用品,是居家自用、孝敬父母、馈赠好友、答谢客户、乔迁之喜的首选。全国连锁店逾百家,产品和服务受到社会的认可并远销海外,先后获得央视网战略合作伙伴、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全国文明单位、政府采购指定供应商、入选“荆楚优品”、国家消费扶贫产品、军运村展品等荣誉,CCTV-13《朝闻天下》、《焦点访谈》、人民网、新华社、文化报、湖北经视等媒体多次报道。作为此次参展商之一,百布堂聚焦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健康睡眠的服务宗旨,不仅面向专业客户和消费者带来了多种“枣阳粗布制...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5
浏览次数:10034
转载极目新闻报道“94岁国家级非遗传人亲自出马,纺线创作织布作品致敬航天英雄”在2021年6月17日前几天得知湖北枣阳籍航天英雄聂海胜即将搭载神舟十二号飞船第三次进入太空并要在轨“出差”三个多月以后,作为湖北枣阳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刘大友、张其华夫妇便张罗着要用自己的传统手艺为英雄的航天员聂海胜创作一批手工作品,来表达对航天员崇高的敬意。枣阳纺织技艺历史悠久,鹿头镇雕龙碑遗址出土的纺轮距今已有6200多年,枣阳粗布技艺在清朝发展到鼎盛期,刘大友家族就是在清朝末年从事纺织印染业。这次迎接航天英雄聂海胜凯旋刘大友决定用这个古老的技艺创作,有文化底蕴,有家乡特色,会让海胜倍感亲切和温暖的作品。刘大友在作品表现形式的选择上,创作团队果断确定了枣阳粗布出彩、创新的手工织字和手工织画。手工织字作品就直奔主题《飞天英雄 三探苍穹》,另外一幅作品的创意是在观看了聂海胜太空直播中说他回来了最想吃的是襄阳牛杂面以后才确定的—《牛杂面-得劲!》,盼望英雄早日回家乡得得劲劲吃碗牛杂面。准备好了就开始干!枣阳粗布第三代传承人-今年94岁高龄的王义林老人亲自出马,从航天员们去太空的第一天开始便不分昼夜的纺起线来,由于年纪大了一个星期只能纺一斤多棉线,三个月下来纺的线也有十几斤了。 第一步是手工纺线,第二步是植物印染,紧...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9
浏览次数:10053
中秋佳节将至,在吟诵无数寄托相思、抒发感悟的咏月名作之时,我们心中那股相思、团圆之情便愈加浓烈。古往今来,中秋节就是中华民间传统盛大的节日,身为中华儿女,就注定了八月十五,举头望明月与天涯共此时。当人们阖家团聚、赏月、游湖之时就赋予了中秋节这样的意义,把人间温情与风物美景联系起来,让人们感受到阖家团圆的温馨、幸福与快乐,同时带给离乡背井的游子以浓浓的乡愁。中秋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阖家团圆,赏月,吃月饼,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但也有很多游子,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在外打拼,纵是中秋佳节,也无法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我们一直在追求衣锦,但父母真正在意的其实是还乡。一直以来,睡得健康,睡得安心,是大家的极致追求,百布堂手工家纺,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力求助力所有人都能健康睡眠。为在外拼搏、无法归家的游子们,寄托对长辈的无限关怀,送长辈一套百布堂家纺用品,让他们睡得安心,让远在他乡的心更加安稳;为身在父母身边,悉心陪伴的孝子们,表达对长辈的深切关爱,送长辈一套百布堂床上用品,让他们睡得健康,让坐卧不离的人更加顺心!皓月本是无价之宝,同胞多是有情之人,百布堂衷心祝福您和亲人团圆幸福,健康美满!即使你远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亲思乡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透的月光中,借着月心之桥将祈祷传递到远方的家中,愿亲人更好,家乡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时,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读出远方的牵挂与问候。皓...
发布时间:
2021
-
09
-
17
浏览次数:10031
追溯红色之旅 传承红色基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并于2021年6月30日在公司领导带领下赴武昌红巷的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第一站,公司员工参观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奔赴广阔天地,将农民运动的革命火种播撒全国。许多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领导机构实行常务委员制,由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三位常委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组成。农讲所于1926年底开始筹备,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300余人,同年6月18日毕业。武昌农讲所以训练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同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开展农民运动,犹如星星之火,燎原于神州大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积极投身于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黄麻起义以及参与...
发布时间:
2021
-
06
-
30
浏览次数:1005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国务院2021年5月24日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是枣阳民间世代传承的一种手工纺织棉布的技艺,又称老棉布、老土布、手织布、家机布等。枣阳纺织技艺历史悠久,枣阳市鹿头镇雕龙碑遗址中出土的陶制纺轮距今约6200多年,枣阳县志记载“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发展在清朝达到鼎盛期,刘大友家族从清朝开始就从事织布业。枣阳手工粗布使用当地生产的优质...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2
浏览次数:356576